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0日
中央气象台8月10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8月10日14时至11日14时,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青海东部、甘肃东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东部和南部、广东大部、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吉林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最近暴雨频发,河北京娘湖开闸泄洪:坝顶最大泄量1802立方米/秒;北京门头沟、房山出现塌方和山洪,有大量小汽车被冲走;有简易房被冲进永定河,门头沟山区紧急转移5000人……
天灾不可避免,人在大自然面前如此无力,常常要靠天吃饭的农业怎么应对暴风雨灾害?受灾后,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农作物洪涝灾后田间管理
1.排水除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根据农作物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作层渍水排出去,尤其是地势低洼、积水时间长、内涝严重的地块,更要抓紧时间抢排积水,减少田间积水时间,减轻农作物因根系缺氧导致烂根的危害。
2.扶正防倒。农作物受洪水冲刷或长期水淹后,根部松动,植株容易倒伏,要及时扶正植株,根部培土,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防止在后期大风天气时出现进一步倒伏的现象。
3.及时追肥。农作物经过水淹,土壤中的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及时追肥对植株恢复生长和增加产量十分有利。在植株恢复生长前,进行叶面喷肥;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根部追肥,以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
4.注意防病。及时防治病虫害 洪灾过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再加上农作物生长衰弱,抗逆性降低,适于多种病虫害发生,要及时进行调查和防治,控制病虫害蔓延。
5.及时补种。因涝灾绝收的田块,要抓住季节,及时抢种速生蔬菜或其他生长期短的作物,最大限度地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
如何做到有灾防灾、无灾增产?
农业发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气温、降水等都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波及范围较大,对农业发展影响更为显著。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信息化、智能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应对农业灾害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恺易物联网利用其独立研发的智能化、高性能、低成本的无线物联网系统和数据处理应用技术,建立环境物联网监测预警和精准防控系统。
恺易物联网利用现代物联网将农业与科技相结合,进一步将农业设施从“人工化”向“智能化”推进,实现以往粗放式农业种植向精确化农业种植转变,系统不仅会自动收集蔬菜大棚内的图像信息、环境信息、土壤信息和植物本体信息,同时,还将灌溉、喷淋设备进行联动,实现计算机一体化自动控制,使农业人员从繁琐且繁重的人工管理作业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