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民企如何布局高标准农田?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9日

高标准农田不是一种地类是指在耕地上开展建设,达到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效果。

近些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直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香饽饽。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在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新浪潮。同时,也引发了央企、民企资本纷纷入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

央企、民企如何布局高标准农田?

(1)技术创新:央企加大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无人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农田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2)模式创新:央企积极探索与政府、农户、社会资本等多方合作的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通过PPP项目、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随着企业纷纷入局,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也逐渐步入深水区,不仅仅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未来还要积极布局农田数字化、产销一体化、农业品牌等深层次业务探索与赋能,加强种植用途管控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高标准农田既符合农业生产需求又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农田建设工程,更是一场农业现代化的革命。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建设质量和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智能化和现代化进程。

上一篇 智能温室大棚火爆来袭,恺易物联网告诉你未来种植该怎么做

下一篇 探索2025年“三农”工作的三大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