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4日
智能大棚内干净整洁,土壤被椰糠、泥炭、营养液代替,施肥、灌溉、调温控湿由电脑和各种传感器自动控制……不同于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在这里,通过数字化“智慧大脑”,实现温、光、水、肥、气一体化操作,用一台智能手机就能种出品相好、口感佳的水果蔬菜,蔬果种植告别传统耕种模式,走向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看屏种菜,动动手指管理菜园
走进智慧大棚,只见一排排无土栽培设施的栽培架上,一株株番茄植株沿着绳索向上生长,红色、黄色的小番茄挂满枝头,个个饱满圆润。打开手机轻轻一点,接到“指令”的自动喷灌、控温控湿等设备即刻工作。温度设定在28℃左右,最利于小番茄生长,大棚温度太低或者太高,手机就会接到报警。关上大棚遮阳帘,温度就会上升;打开遮阳帘,就可以给蔬菜透气。
手机上,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各种数据一目了然。以前按传统方式种菜,起床第一件事,就去看菜长得怎么样;现在,只要瞅一瞅大屏幕,大棚情况一目了然。这些数据从哪里来?
为了科学高效种好菜,大棚里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实现水肥一体化等智能化装备“物联”。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光照、温度、湿度等信息,同步传输到蔬菜基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平台根据设定好的种植参数,自动进行精准管护。有了大数据平台,劳动强度低了,管理精度高了,人均打理上千平方米的蔬果大棚不在话下。
每株西红柿还配备一根滴灌导管。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的施肥终端,加装有多套水源净化装置;根据西红柿植株的生长阶段,提前调配了水肥营养液,并在电脑端设置了施用量和次数,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会自动精准滴灌施肥。以前施肥都是一炮轰,大水大肥,其实有时候施肥多了,蔬菜水果的品质就没那么好。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会自动精准滴灌施肥,就像抓中药一样,缺什么补什么,让每一株植物都能获得优质、安全、均衡的浇灌。
运用现代农业设施,可一键调节光照、温度,减少天气带来的影响,生产蔬菜“快人一步”,市场价格也比别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