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1日
发展智慧农业可形成通过科技技术对农业生产对象进行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助于农作物高效、绿色生长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保持生态环境。例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更加详细地掌握天气环境变化、市场供需信息、高新农业技术等,进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作物整体种植计划,同时对由客观因素造成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进行有效预防与规避,提升整体种植效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农产品全链条实现了“数智赋能”“云端相见”。
一机在手,种田不愁。目前,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了一部手机在手,所有事情全搞定。把农田“装进”手机,打通了从生产到服务端的全产业链。从作物栽种到肥料播撒,从成熟收割到销售,所有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服务,都能手机下单,实现一条龙服务。
门禁考勤、手机解锁、刷脸支付……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同时,“虫脸识别”技术也逐渐走进农田。移动式病虫害智能采集装置,可以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识别、监测和预警,从而更好地助力农业生产。在辅助测报的同时,“虫脸识别”还大大提高了未知虫害的识别率,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智能化、自动化的智能决策,解决了调查监测人员不足、数据标准化低等问题,切实保障了农作物健康生长,确保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随着智慧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对农产品的云端销售、线上推广等也有了更多需求。通过运用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农业生产和农资应用,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功能拓展,形成了以在线农技服务、农资交易、农产品质量溯源等为主要功能的综合化为农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贯穿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智慧农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有效助力农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