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智慧农业?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0日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产类型、生态类型从平原、丘陵到山区,复杂多变,导致了我们国家智慧农业技术模式跟国外是不一样的,只能根据中国这种小农户、多变化特殊的情况进行智慧农业建设。

究竟应该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的智慧农业?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按照不同规模主体发展智慧农业。比方说小农户发展智慧农业,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提供专门的、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也可以搞智慧农业技术的托管服务和共享服务,另外可以大量发展面向小农户的电商平台,以及小农户应用的低成本的信息终端。面向新兴经营主体的智慧农业发展,重点要解决种养大户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加快农业企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强化对经营主体的智慧化、专业化的服务转型。

第二,充分考虑不同的产业类型特点。搞智慧种植业,针对不同产业类型,重点要解决技术效益低的问题,生产程度不标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要推进农机农艺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全程全面机械化和智能化,推动园艺作物高效、绿色、智能化的发展。智慧养殖重点要围绕疫病防控、健康养殖,以及废弃物的智能化处理等方面来考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及其转型,特别要发展一批支持智慧养殖的智能技术装备。另外,智慧物流业重点要解决仓储物流问题,发展一定规模的冷链仓储基础设施非常重要。

第三,从不同区域角度来考虑。比方说东北和内蒙古这种规模化产区,重点要进行智能化农机装备,特别是高端的大型的机器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实际上,现在东北垦区的现代化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领先的。我去了很多农场,有的农场农机化水平、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比美国还先进。对于大城市郊区,比方说京津沪怎么去建设智慧农业?这些地区有自己的特点:一般农业面积不大,生产包括一些蔬菜和一些经典的比较精细的农产品,农业的生产环境也是市民休闲生活的一个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要发展城郊型智慧农业。加快智慧休闲农业的发展,把农产品智慧工业链建设和发展好,在农产品的质量保证追溯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像比较偏远的西北地区,典型的特征就是缺水,水资源是很宝贵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智慧农业应该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发展绿色智慧农业。

东南沿海可以发展高水平的智慧农业,特别是东南沿海的水产业比较发达,智慧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进行集成化技术的应用,因为具备这个条件,而且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比较高,所以这是其特点。

另外,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以粮油为主要生产对象,发展高效的农业、特色的农业,可以起到打造智慧农业先进示范区的作用。还有西南山区,这是我们国家很特殊的一类地区,贵州、云南、广西等这些地区,山多,平原少。在这种背景下,怎么去发展特色智慧农业?我个人觉得要发展高山特色、绿色安全的食品产业,必须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帮助农民致富。

数据赋能,农业更强,高新科技促振兴。我相信,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一定会创造美好的农业未来。

上一篇 应对全球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农村部提出四点倡议

下一篇 促进农旅融合,农业农村部答复加快乡村数字产业链建设有关建议